2023年3月5日,第二屆中國行業數字化轉型高峰論壇暨華南CIO年會在廣州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CIO時代主辦,新基建創新研究院提供智庫支持。200余位來自社會各界的頂尖行業專家、研究學者、企業CIO和科技廠商代表齊聚一堂,參與了此盛會。
大會同期隆重揭曉了“金卓獎”年度評選的結果。本輪評選活動自啟動以來,采用征集與推薦相結合,面向全國公開征集,經過提交資料、甄選、調研,由CIO時代與新基建創新研究院組建的聯合評審委員會共同評選,借由榜樣力量推動行業變革。
其中,“2022年度卓越數字化轉型方案提供商”旨在評選出通過對數字技術的充分應用和實踐,創造新價值實現對外賦能,并且為社會帶來新發展動力的企業。本次“卓越提供商”共評選出10家,中企通信作為唯一一家ICT服務提供商獲評,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總監詹東東作為領獎代表領取了獎杯與證書。
在全天的論壇中,數智化轉型創新領域的頂尖行業專家、研究學者、優秀CIO群體和科技廠家,圍繞大會主題“創新·進化”展開深入探討,數萬名來自各行業的CIO同步觀看了大會線上直播。
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總監詹東東受邀圍繞“創新ICT智賦企業高效落地數智化戰略”的主題做了精彩分享:
以下是演講實錄:
【數字化轉型的新要求】
《未來簡史》中提出,對于未來的企業來說,征稅不一定基于你的收入,而是基于你所擁有的數據量。像ChatGPT這樣的大模型越來越多、越來越豐富,而且已經在企業里進行應用。為了把這些工具應用得更好,需要從原來的散點式、片段式模式轉向和戰略相結合,與業務相關聯,從而更好落地。所以現在要內尋數據智能,外聯網絡智能,要跳出企業自身規模,看待當前的整體趨勢。
從“十四五”規劃中我們可以學習很多內容,比如對于產業要進行強鏈、補鏈,原來產業分工更多是垂直領域,垂直水平的分工進行協作,現在越來越多是基于數據的形式進行分工,并且要補足產業中的薄弱之處;另一方面是更加智能化和高端化,現在很多企業在做這種轉型;還有做產業融合方向的平臺,與金融、制造業、服務業相結合;如何用更多基建的形式,上云、用數、賦智,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等等。
數據和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不斷在發展,而且對產業影響日益深化,其中產業韌性需要通過數據的形式,更快速地跟蹤到上下游供應鏈的變化,跟進上下游原材料供應的節奏和周期,甚至可以提前預測,做出更好的運營管理。
運行模式的韌性可以通過組合式、封裝式的形式,打造數字化產業操作系統,把企業里的人財物和生產流程集中起來,利用最新的數據基礎和數據智能能力,助力企業更敏捷地響應用戶的個性化需要,同時定義自己產品和服務的價值主張,融入更多的智能元素。
構建協同機制可以對業務生產流程進行優化,包括從前端的研發、設計、采購到之后的生產、銷售、物流庫存和售后服務?,F在不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個體競爭,而是產業和產業之間的競爭,要時刻關注與合作伙伴、生態關聯企業形成更好的聯動。
【打造“云網智安”數字底座】
前不久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到要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落到企業層面會更加細化:一是基礎設施,軟硬件的升級在計算能力、高算力方面可以更敏捷地支撐業務需求的變化,以及對于智能化計算進行規?;闹?;二是數據資源管理技術的升級。在現在越來越多的IT和OT融合之中,數據的治理/管理和技術的管理越來越重要。
在數據基礎方面,現在很多集團式企業都在構建屬于自己的數據湖。從集團的角度可以看到各子公司與集團戰略結合運營的情況;各子公司自身業務板塊中生產、運營之間的跨部門互通聯動也依賴于此。
在安全基礎上,如今我們要面對的是來自全球越來越多的攻擊。結合人工智能,可以基于其算法能力,識別企業內最關鍵的數據資產。中企通信在這一過程中也在構建自己的云、網、智、安平臺,為數字新基建和產業互聯網平臺提供解決方案。
在中信集團的業務板塊中,中企通信屬于新消費板塊,希望以新的ICT能力,幫助全球的企業客戶,用更加穩定的技術進行業務優化、升級和拓展。中企通信的全球基礎設施資源,包括網絡資源已聯合伙伴覆蓋了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且率先在“一帶一路”區域和RCEP成員國形成獨特優勢。在云方面,中企通信可以提供全球化云資源,還有云縱深、云原生和支持人工智能發展需要的云平臺。以滿足企業規?;?、復制化拓展的新能力建設需求。在構建基于云的人工智能開發平臺時,中企通信提供更強大的算力、更多異構品牌的GPU支持。我們通過更開闊和開放的平臺,屏蔽底層的復雜性,在最上層提供算法和人工智能開發模型的工具,幫助企業不斷把更多的業務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落地,從而實現規?;瘡椭坪瓦w移。
在網絡方面,現在很多企業可以通過已經在用的SD-WAN研究方式進行業務創新,因此帶來的全新聯網能力,可以把不同的網絡組合起來,并且基于業務的屬性和要求實現更智能的連接。中企通信通過全新平臺,把人工智能引入到企業的服務和運營中。當企業網絡或主網越來越復雜,面臨大量的應用連接體驗的數據噪音時,我們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算法,識別網絡服務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以及影響業務體驗的節點和問題,從而精準列出問題鏈,并且通過算法的形式,把最終根因找到,擺脫原來所需要的數日時間周期,實現在幾秒鐘以內幫助企業洞察到其當前根因所在,并能對未來的情況進行精準預測,對于接下來三天和七天的網絡形態進行預測。
在安全方面,中企通信可以幫助企業通過自己的兩座SOC運營中心進行人工智能服務。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就以數月前我訪問的一家制藥企業為例,該企業在前幾天遭受了有組織、有預謀的攻擊,其在國內的一個網站和在日本的研發機構在同一時間出現了數據異常。攻擊者是來自全球的黑客,他們只要找到企業一個漏洞就可以實現,但對于企業而言,在安全人員有限的情況下,還要防住所有漏洞,在這種不對等、不對稱的攻防對抗中,更加需要結合安全生態,共同構建安全防護能力。
在應用人工智能優化企業業務運營領域里,除了對基礎架構和數據賦能以外,也要基于數據和智能化的形態和手段幫助企業在業務領域里融入更多智能元素——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是前兩大常用與有效的技術,也是我們在內部流程運營,或是客服管理等方面,我們幫助企業把平臺、模型和整個應用快速構建起來的重要技術保障。
還有在區塊鏈方面,不管是私有鏈還是聯盟鏈,中企通信可幫助企業通過區塊鏈和經濟生產相結合,讓企業的價值流和區塊鏈數據融合構建,通過激勵的形式讓企業的上下游供應商融合到整個區塊鏈生態中。
【智慧賦能,創造新價值】
《數據經濟》中提出,數據、數字化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AR增強現實就是一種很典型的場景,中企通信也可以AR技術作為全球的ICT基礎架構的運維支撐,為企業提供更穩定的平臺,企業通過AR技術管理全球的數據中心,只要戴上眼鏡,就可以隨時進入在全球租賃的數據資源。
中企通信持續以智慧賦能企業業務升級,以某鋼鐵企業為例,我們借助企業智能化賦能平臺,通過算法識別產品表面的瑕疵,以網絡規劃和算法構建,識別企業在全國物流運輸中最佳路徑的調度,并進行生產過程的優化,降低其工藝成本,提高工藝效率和良品率。未來,我們構建的虛實結合的場景,通過結合企業客戶實體情況,將實際運作過程以網絡的形式把數據采集到云端,進行智能化分析、處理,最后反饋到現實場景,不斷迭代優化生產運營和規劃。
最后,引用莎士比亞經典作品《羅密歐與茱麗葉》中的一句臺詞作為結語:不管玫瑰叫做什么名字,它都依然芬芳。我們的技術也一樣,最重要的是它在不同場景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