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4日電 (王慶凱)數字信息化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完善中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息基礎設施與數字網絡服務體系,才能真正實現國家之間的互聯互通,最終打造成數字“一帶一路”。
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合作協議,形成廣泛的國際合作共識。而構建數字“一帶一路”,離不開信息通信技術(ICT)企業的參與。
在此大背景下,很多通信技術公司開始借勢中國“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完成了從網絡運營商到ICT綜合信息服務商的成功轉型。
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企通信)就是其中之一。在“一帶一路”建設中,中企通信聯合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作為在多個沿線國家布置了服務據點的ICT管理服務供應商,憑借一站式資源和高品質服務為走向國際市場的企業賦能,幫助企業在“一帶一路”利好下,走得更快、更穩。“一帶一路”建設鼓勵中國及沿線國家企業“走出去”,但企業“走出去”,需要全球化的視野,也更需要當地化的信息通信服務。中企通信云計算與信息安全產品部首席產品策略經理詹東東表示,中企通信有著可靠的技術及客戶服務經驗,其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也有強大的覆蓋資源,這就顯著增強了運營實力。
詹東東介紹,中企通信主要優勢在于:網絡方面,提供網絡節點已覆蓋中國60個地區,并通過合作伙伴通達全球,可滿足客戶對網絡資源覆蓋以及對業務系統訪問的實時性要求;運維方面,與合作伙伴整合先進技術與客戶資源,由專家團隊提供7×24小時全面監控與及時運維;架構方面,推出了中企云時代®SmartCLOUD云計算服務,其云端架構的計算、數據存儲以及網絡端的加速不斷升級。“無論是公有云、私有云,還是混合云,中企通信都有充分資源、實力與經驗可以幫助企業客戶實現彈性高效且安全無憂的配置,來應對業務挑戰。”詹東東說。
數字“一帶一路”建設,為通信產業鏈上的國企民企提供了巨大市場機遇。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規劃明確:加強設施聯通,共同推進國際骨干通道建設;共同推進跨境光纜等通信干線網絡建設,提高國際通信互聯互通水平;推動新興產業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為通信產業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2017年,“一帶一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數字絲綢之路合作成果豐碩,一大批重要項目陸續落地,帶動了各國經濟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商務部數據顯示,僅2017年前11個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9830億美元,中國企業對沿線59個國家有新增投資,直接投資124億美元;新簽承包工程合同額1135億美元,沿線國家在華實際投資50億美元,新設立企業3500多家。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設施聯通研究課題組估算,從2016年至2020年,“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合意投資需求至少達10.6萬億美元。
對于中企通信等企業而言,針對“走出去”企業的需求痛點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包括信息化數據的集中同步、數據外包等顯得意義重大。
目前中企通信在汽車、品牌連鎖等垂直行業有豐富的積累,例如在汽車行業,中企通信的解決方案涉及了從設計到生產再到銷售的整個產業鏈環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更多的垂直行業也將釋放上云等ICT需求。中企通信在汽車、零售等領域的解決方案為企業拓展市場樹立了典范。
中企通信銷售總經理高力衡表示,目前“走出去”的企業在海外開展業務,有網絡部署和數據系統支撐的需求,如果在當地重新尋找合作商,溝通和時間成本比較大,此時中企通信等企業的差異化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完)
本文摘自《中國新聞網》2018年3月4日報道
關于中企通信
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企通信”)是中信集團旗下的一家子公司,為企業 提供可信賴及全面的信息通信技術(ICT)方案及服務,擁有良好的業界口碑、強大的股東背 景、覆蓋廣泛的網絡、多元化的客戶資源和完善的客戶服務能力。公司同時擁有信息產業部 第一類、第二類多項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執照:包含 IP 專用網絡全國經營許可證、IDC 跨區域經營許可證、以及 ICP 全國經營許可證等,更是中國大陸同時獲得可信云認證、TL9000、 ISO9001、ISO20000、ISO27001、ISO27017 多重認證的 ICT 綜合服務提供商。中企通信 憑借多年的運營及伙伴合作經驗,致力于為客戶與合作伙伴提供優質通訊服務 及資訊科技解決方案,是企業及商業伙伴可信賴的合作伙伴。
咨詢熱線4006517550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