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世界網報道
在8個地方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規劃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農歷新年伊始,發改委、網信辦、工信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為我國數據中心和算力產業擘畫新藍圖。這也標志著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完成總體布局設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數”即數據,“算”指“算力”。業界普遍認為,“東數西算”對于經濟社會的重要意義,并不亞于“南水北調”、“西電東送”和“西氣東輸”。
政策東風勁吹,業界紛紛響應。這其中,深耕行業多年的中企通信,依托在數據中心、網絡體系、智能運營等方面的積累,具備了一定的先發優勢。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表示,隨著政策的出臺,中企通信順勢而動,早已制定了“云網智安”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內涵和外延兩方面入手,積極對接和融入“東數西算”國家工程。
水到渠成,影響深遠
通知的發布貌似平地一聲驚雷起,但實際上前期已有政策鋪墊。本次通知與數字經濟政策和“十四五”規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2022年是“十四五”的重要一年,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至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0%;《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表示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
中企通信銷售總經理高力衡表示,一方面,工業時代依靠能源提升效率的增長方式已經遇到天花板,數字化技術成為打破限制、拓寬資源、提升效率、普惠各個領域的新的推動力;另一方面,在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促進生產要素雙循環也離不開數字化能力的提升。
正因為如此,數字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發揮數字化技術的促進作用,則離不開對數字基礎架構的進一步優化。數字基礎架構優化有兩個重點:一是加速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讓生產要素以數字化形態,更廣、更深、更快、更高效地流動;二是推進云網協同及算網融合,讓數據、算法、算力和應用四位一體,更好地滿足數據流動過程中不同環節的計算需求。
突破經濟增長瓶頸需要借力數字經濟,發展數字經濟又需要優化數字基礎架構,由此四部門印發算力樞紐和“東數西算”通知,可謂是水到渠成之舉。
從數據中心自身發展來看,“東數西算”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整合數據中心資源、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皷|部地區數據資源豐富,土地和能源相對緊缺,西部地區則恰恰相反,實施“東數西算”工程,讓東部地區承載熱數據,西部地區承載溫數據和冷數據,未來發展數據采集、標注、清洗、聚合分析、模型交付等數字加工產業,從而實現數據中心的重新整合、優化布局?!敝衅笸ㄐ艛祿茖W與創新總監詹東東分析。此外,“東數西算”還有利于充分利用西部的綠色和可再生能源,緩解數據中心耗電大的難題,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通知的出臺帶來極大利好,影響非常深遠,意義十分重大。
持續積累,一馬當先
作為一種基礎架構的新型載體,“東數西算”和算力網絡把全國不同節點的資源進行分布式整合,對于客戶而言,其面對的是一體化算網樞紐大工程,而無需關心數據位于何處。
實現上述布局的前提要求是更高效的數據中心和云化能力,以及對網絡的高效覆蓋和支撐。前瞻之明也好,機緣巧合也罷,中企通信一直以來在上述領域深耕細作。
在數據中心方面,中企通信在北上廣部署了云數據中心,以云的方式靈活滿足高時延業務需求。在北上廣周邊,如北京的京津冀、上海的長三角、南邊的粵港澳,中企通信與數據中心合作伙伴開展廣泛合作;此外還布局了衛星數據中心,支持更廣泛的數據業務落地。
在數據中心技術方面,中企通信在成都成立數據科學研發中心,利用西部地區的人力和技術資源,為全國客戶提供數據科學服務、數據加工技術支持。例如,中企通信通過科學的數據決策支持某工業互聯網客戶合理安排生產;又如,幫助長三角地區的鋼鐵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優化生產過程。
在網絡體系方面,中企通信的MPLS 專用網絡在全國廣泛覆蓋,可以很好地滿足企業數據在全國范圍內安全流動和連接的要求;其智能化SD-WAN已經融入整體,網關不但貫穿東西,更覆蓋全國主要商業地域,可以無縫的在互聯網上傳輸數據,甚至實現混合組網,讓算網和云網協同更好地支撐企業業務。
在智能化運營方面,中企通信也有著豐富儲備,如數據中心“AR千里眼”遠程運維服務,讓客戶無論身處何方都能夠通過電腦界面管理所有的數據中心。
“東數西算”把業務和數據從東邊引導至西部,未來客戶的數據和業務將會分布在很多城市的不同位置,客戶面對的將是一體化的算網樞紐。中企通信持續積累,儲備了多方面能力,讓客戶的算網資源可以在中企通信的平臺上無縫觸達任何位置的數據資源。
中企通信的優勢不止于此,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表示,目前業界主要關注東部和西部之間的統籌協調,事實上,無論東部還是西部都存在著國際化對接需求,而且隨著經濟的開放,未來國際化需求會更加旺盛。中企通信與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相結合,東部與海外對接,西部和“一帶一路”倡議覆蓋沿線國家對接,通過內部"東數西算"和外部網絡及云資源,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
“東數西算”和算力樞紐新政剛剛出臺,中企通信已經一馬當先,呈現領跑者姿態。
“云網智安”,一脈相承
當然,作為一項新的政策,“東數西算”和算力樞紐對業界提出了新需求。詹東東認為,支持新的工程需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根據“東數西算”國家戰略,支持網絡低時延、數據中心選址部署、數據中心低能耗等要求;二是提升自身能力,對接和融入“東數西算”大工程。
具體來看,為了滿足新政策的新需求,中企通信圍繞“云網智安”四個角度進行了規劃和部署。
在云的方面,將增強對異構算力的支持。隨著熱數據留在東部、溫數據和冷數據引導到西部,云技術將大有用武之地,中企通信將持續增強多云調度和云端管理能力,服務客戶數據流動和業務升級。從具體技術來看,中企通信將采用云原生微服務架構,讓業務更加敏捷、高效和靈活;還將融入人工智能,幫助企業輕松、自動地進行數據分析、優化及智能化提煉。
在網絡方面,將在云網系統和算網融合方面持續深入,引入智能化元素,建立算網大腦。中企通信對網絡節點的覆蓋將更加寬廣,讓網絡毛細血管更加密集,以更短的時延傳輸數據;還將在SD-WAN中融入智能化服務元素,以更加彈性敏捷的變化滿足業務需求,在傳輸過程中感知算力需求,調度和協同發展云端資源。
在智能化方面,將在西部數據科學研發中心的基礎上,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立研發團隊,前者為智能交付中心,實現對數據智能、人工智能等的落地,后者為創新應用交付中心,覆蓋東部和南部的高效能應用系統研發,最終形成“前店后廠”的架構。
在安全方面,未來將不斷拓寬數據治理、數據合規、數據安全保障,從數據層面、業務層面、系統層面、網絡層面和應用層面做到端到端的安全防護,并且把防護從事后檢測演進為事前預警。
四方面齊頭并進,中企通信將穩扎穩打筑牢“云網智安”一體化底座。值得注意的是,該方案與中企通信ICT-MiiND®策略(ICT-智賦)一脈相承。有傳承,有創新,有突破,中企通信在“東數西算”和算力樞紐“新藍?!敝械谋憩F值得期待。
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總結到,作為一項新政,“東數西算”和算網樞紐的發展離不開生態合作伙伴勠力同心、攜手共進。中企通信將繼續與業界積極合作,把多年以來服務企業客戶的心得體會貢獻出來,與業界聯合推動技術轉化、標準制定。
咨詢熱線4006517550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