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新常態”下的企業,希望提升敏捷性、縮短上市時間,利用AI技術獲得更好的洞察力。AI在給業務加速度的同時,也給數據管理帶來了更多的挑戰,無論來自于邊緣、核心的數據中心,還是混合的云端,企業亟需構建一個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數據基礎,助力人工智能的性能優化和能力提升。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數據建設方面,中企通信秉承“創新·不斷”的經營理念,圍繞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創新性地將5G、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應用融入到ICT服務當中,提出ICT-MiiND®策略,以智慧創新推動產業與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在探索實踐方面,中企通信的數據科學與創新團隊更是先后在全國工業互聯網數據創新應用大賽、山東省數據應用創新創業大賽、阿里巴巴集團舉辦之天池大數據算法競賽等比賽中奪得佳績。中企通信從原來的ICT服務供應商逐漸蛻變為由智能技術驅動的數字化轉型賦能者。
9月23日,在由DTinsight數智化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架構創新行:全局數據平臺 突破性能極限”直播上,中企通信特別受邀出席,與IBM一眾行業專家 ,為企業IT負責人分享在人工智能數據平臺建設的經驗。中企通信數據科學與創新高級應用方案顧問劉百通先生參與了直播分享環節,與嘉賓探討如何突破AI的終極性能,共論行業最佳實踐案例。
劉百通先生以《數以智用,中企通信打造數智平臺新架構》為主題展開了闡述。他表示,中企通信作為中信成員企業,在“創新·不斷”的理念驅動下,圍繞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打造全新的ICT解決方案,充分發揮云網融合的優勢,積極打造“云網智安”數字化底座,智賦企業高效落地數智化戰略。
在云資源方面,中企通信聯合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及集團,網絡覆蓋全球五大洲,超過160個網絡據點、超過60個SDWAN服務網關、21座云服務中心,配合30座互聯網數據中心、2座安全運營中心(SOCs),服務客戶點逾16000家,成為數字化落地的支撐點和載體。
在架構方面,中企通信的云服務可提供四層混合架構,包括公有云架構、專屬云架構、客戶端測評架構,可以更好的支撐企業數智化轉型業務。
在安全方面,中企通信能夠做全球區域安全的態勢感知,在安全服務過程當中實現端到端應用,并在整個防護過程中,事前檢測、事中處理、事后的加固與審計均在7×24小時運行。
在智能化方面,中企通信推出ICT-MiiND®(ICT-智賦)策略,不僅是融合技術與服務的創新發展策略,更是協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大腦”。策略對內打造智能底座,賦能云網安,為客戶持續輸出創新、高價值的ICT服務方案;對外支付各行業數字化、智能化的建設,并被廣泛應用到各場景中。
“云網智安”在數字化轉型中不是孤立的,四者發揮合力,釋放更多價值,以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全流程效能為關鍵目標。
劉百通先生也提到,在面臨市場上,諸如煙囪式開發、數據分散、稀缺、業務場景適應性差等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開發所存在的諸多困難的背景下, 中企通信的數智平臺統一了算力、數據、算法,通過中臺化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開發工程能力,降低了開發成本與難度,實現數據一次性采集,多方共享,并基于容器的算力資源統一管理、調度,通過算法模型庫,實現快速算法模型迭代與復用,實現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的快速開發與應用。
在中企通信的數據平臺總體架構設計上,數智平臺從頂層開始業務規劃,下沉到數據的統一算力調度與管理,配合湖倉一體化數據中心,進行全流程數據治理、多資源數據統一采集,并開發應用了數據開放平臺、AI開發平臺、數據資產平臺,最終實現以增強的云端算力更好地支持客戶對人工智能開發和智能化業務需求的支撐,將技術賦能與運營服務成熟地融合,以更優路徑響應客戶的業務需求,讓決策更具有前瞻性,真正實現“數以智用”。
此外,IBM存儲業務部軟件定義存儲負責人吳磊也圍繞IBM新一代全局數據平臺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利用IBM全局數據平臺,幫助企業降低運維管理成本,完成數據整合,進行數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在混合云環境下都能夠做到企業級的數據冗余服務,一致性服務,為企業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而IBM存儲事業部資深客戶經理蔣軍華、IBM存儲事業部資深客戶經理郭盛等也針對全局數據平臺在芯片、新能源汽車、金融、互聯網、醫療等眾多行業的成功案例為大家進行了針對性的講解,IBM新一代全局數據平臺已成功助力各行業的知名企業實現了數據的無縫流動,讓企業安全、高效的使用,加速業務創新。
若希望了解本場直播更多詳細內容,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觀看視頻回放。
閱讀原文鏈接:https://live.polyv.cn/watch/3362564
咨詢熱線4006517550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