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body id="419p4"><pre id="419p4"></pre></tbody><em id="419p4"><object id="419p4"><u id="419p4"></u></object></em>
    <button id="419p4"><tr id="419p4"></tr></button>

    1. <th id="419p4"></th>
      <th id="419p4"></th><th id="419p4"></th>
    2. 本網站使用Cookies 以優化閣下的用戶體驗。繼續瀏覽網頁,以示閣下同意本站使用Cookies。詳情請參閱Cookie政策隱私政策。

      確定

      返回

      角逐3萬億算力產業“關鍵一環”,多方加速布局算力調度 | 鈦媒體焦點

      鈦媒體報道

      2023年10月13日
      一個好的算力調度系統,不僅可以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還可以節省企業的運營成本,是中國算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中國算力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黃金階段。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2022年中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根據《中國算力產業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中國算力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增速居全球前列。預計到2023年,中國算力產業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年均增速將超過30%。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各行業各領域滲透。

      截至2023年6月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位居全球第二。算力總規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近30%,存力總規模超過1080EB。

      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諸多問題,這其中,如何實現快速高效的算力調度首當其沖。

      10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未來三年算力基礎設施發展的具體目標,并從計算力、運載力、存儲力以及應用賦能四個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發展量化指標,引導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

      《行動計劃》中提出,探索算力協同調度機制。推動以云服務方式整合算力資源,充分發揮云計算資源彈性調度優勢。鼓勵各方探索打造多層次算力調度架構體系,建設可滿足各類創新主體開展多元異構算力調度、應用、研發、驗證的平臺環境。依托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骨干直聯點等設施,促進多方算力互聯互通。

      一個好的算力調度系統,是通過合理分配和使用計算資源,提高數據處理的效率,不僅可以提高數據處理的速度,還可以節省企業的運營成本,是中國算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關鍵一環”。

      算力調度平臺:讓算力像水、電一樣“易用”

      鈦媒體注意到,上述《行動計劃》提出的發展方向也是“東數西算”戰略的核心目標之一。尤其是今年以來,生成式AI應用場景的大規模落地的背景下,訓練大模型需要海量的數據及算力,而這些用于訓練大模型的算力又需要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在青云科技總裁林源看來,AI應用屬于“成本敏感型”應用場景。擁有低廉、綠色電力西部地區,是大模型訓練的“沃土”,西部訓練,東部應用,這將是未來的大趨勢。

      無獨有偶,在國際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企業對于全球化業務部署在不同區域的算力需求也越來越高,算力調度的重要性也愈發明顯,中企通信數據科學及創新總監詹東東對鈦媒體表示:“尤其對于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協同的算力架構而言,最重要的是對算力的調度能力,對算力的需求很多時侯會分布在不同的區域,如何協同好,這也是我們很多客戶正在思考的問題?!?/span>

      可以想見,未來,算力一定是分散的,在全球范圍內,都有算力分布,企業也會在不同區域都有算力的需求,只不過這些算力的用途有所區別。

      結合算力未來的發展趨勢,如何快速、高效的調度“算力”,將成為中國算力產業是否能夠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而如何讓算力資源像水、電一樣簡單易取用,也是目前算力產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其實從2021年開始,無論是企業側,還是地方政府主管部門,都在積極建立自己的算力調度平臺,幫助企業以更低的成本,使用更優質的算力資源。

      重慶市推出“明月湖·π算力矩陣行動”,力圖打造西部首個行業跨云、跨網、跨算力的共享計劃,讓企業和創新主體像使用水電一樣便捷地使用算力。

      據了解,該計劃落地后,用戶可以通過算力互聯互通和調度平臺便捷地找到全國各地可用的算力資源,并具備根據算力價格、網絡性能等策略選擇,快速接入和申請使用意向資源,實現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能力。

      同樣是今年,深圳市以政策為引導,在今年5月印發的《深圳市加快推動人工智能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應用行動方案(2023-2024年)》中就明確提出,建設城市級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實現“算力一網化、統籌一體化、調度一站式”,深圳市可統籌的公共智能算力及相關網絡帶寬保持國內領先水平,加快啟動建設鵬城云腦Ⅲ項目。

      與此同時,該《行動方案》還提出打造大灣區智能算力樞紐。加快實施“智能算力網絡關鍵技術體系研究及驗證”項目,積極有序集聚政府、企業、科研機構、高校等智能算力資源,與周邊城市加強智能算力合作,謀劃共建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算力統籌調度平臺。建設企業級智能算力平臺。聯合香港企業、科研機構、高校,打造深港人工智能算力賦能中心。

      上海市在上海經信委發布的關于印發《上海市推進算力資源統一調度指導意見》的通知中提出,到2023年底,依托本市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接入并調度4個以上算力基礎設施,可調度智能算力達到1000PFLOPS(FP16)以上。

      與此同時,2023年6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則是在發布的《新型數據中心“算力浦江”行動計劃2023年度重點任務》中提出,完善豐富了差異化上架率、算力調度SRv6使用占比等新型指標;推動了算力網絡與網絡基礎設施、5G虛擬專網和應用場景融合創新;強化了全國、區域算力調度直連和協同聯動.......

      三大運營商仍是“主力軍”

      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760萬臺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存力總規模超過1080EB。

      現階段,中國算力產業參與者眾多,有運營商、IDC企業、企業自建數據中心等,也因此造成市場份額較分散,但綜合來看,三大電信運營商仍是算力產業發展主力軍。

      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2月,中國移動算力規模超8.0EFLOPS,累計投產云服務器超過76萬臺,邊緣節點超千個,目前超大型數據中心布局已覆蓋9個數據中心集群(共 10 個),預計年底前完成全覆蓋,對外可用IDC機架達到46.7萬架;中國電信目前擁有700多個數據中心,新建天翼云服務器8.1萬臺,截至 2022 年年底,算力規模達3.8EFLOPS,同比增長81%,在全國范圍內擁有超過700座數據中心,47萬架機柜;中國聯通IDC機架較2022年底增加1.9萬架,總數達32.9萬架。

      除了引領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以外,三大運營商在算力網絡建設,算網融合方面也是“排頭兵”。

      中國移動在2021年就提出了算力網絡建設,以“算”為中心的網絡,將算力看成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力。

      “以算為中心,網為根據”是現階段中國移動對算力網絡的定義。針對當下算力產業發展趨勢,結合“以算為中心”,中國移動提出了“四個融通”:一是,跨地域物理融通。實現全國各地的數據中心、智算中心的全互聯;二是,跨層次的邏輯融通。實現云網邊端一體化融會貫通;三是,實現異構計算的融通;四是,跨主體融通。打造算力網絡,真正將算力“服務化”。

      中國聯通主要聚焦在“算網創新”方面,計劃實現超大規模的算力供給。布局全面承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的“5+4+31+X”新型數據中心體系,建成數據中心880個,機架規模超過40萬架,推動聯通云“一市一池”覆蓋200多個城市。

      除此之外,中國聯通還大力推進算網融合發展,構建算力網絡,推動數字經濟的發展?;?.0基礎的網絡,從算力供給、輸送、算力調度到算網一體化的“5﹢4﹢31﹢X”的布局,構建服務覆蓋全國云網邊一體化的多層次算力網絡。

      中國電信則是聯合中國信通院,在今年6月初共同發布了國內首個實現多元異構算力調度的全國性平臺——“全國一體化算力算網調度平臺(1.0版)”。據悉,該平臺匯聚通用算力、智能算力、高性能算力、邊緣算力等多元算力資源,針對通用、智算、超算等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設計異構資源池調度引擎,實現不同廠商的異構資源池的算力動態感知與作業智能分發調度。

      中國信通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李潔在算網調度平臺發布會上表示,此次發布的算網調度平臺將綜合集成網絡情況+綜合算力+算力調度“三位一體”內容,為推動中國算力算網調度發展奠定基礎。

      多主體建設多張“網”,全國“算力一張網”為時尚早

      除了相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以及三大運營商著力布局外,算力調度平臺也成為眾多互聯網企業,尤其是云廠商們積極布局的發展方向。

      在云服務提供商方面,青云科技基于智算、超算項目推出了AI算力調度平臺,與濟南超算合作,在HPC和AI智算領域推出了更貼近終端用戶,供科研和學生使用的平臺。

      華為云則是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依托鵬城實驗室的研發能力,推出了“中國算力網”China Computing Network,C Net),并提出了“像建設電網一樣建設國家算力網,像運營互聯網一樣運營算力網,讓用戶像用電一樣使用算力服務”的發展愿景。其中,一期工程將建設智算網絡,實現算力、數據、生態的三大匯聚,以此激活人工智能與各產業的共融共生。

      優刻得方面,依托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骨干直聯點等設施,推動以云服務的方式將算力資源進行充分整合,積極探索、建設多元異構算力協同調度體系。同時,鈦媒體注意到,優刻得還在西部—烏蘭察布,以及東部—上海青浦,擁有自建的數據中心,并在全球25個地域,擁有32個可用區,依托軟件定義網絡等技術手段,推動算力智能調度。

      在其他互聯網及ICT服務商方面,中企通信作為中信成員企業和中國ICT領域的“國家隊”,始終積極踐行國家戰略,緊貼大局政策,協同中信集團、中信國際電訊以及中信國際電訊CPC在智賦“一帶一路”方面形成了覆蓋全球的優質資源,打造了全球一體化運營平臺,提升全球化服務能力,大力支持中國“引進來”和“走出去”。同時,依托中企云時代®SmartCLOUD算法平臺,構建云網融合架構,以及智能算網大腦,充分整合了“云網智安”等ICT服務資源,滿足用戶對算力服務的需求。

      除了中企通信外,同樣擁有“國家隊”背景的曙光智算,在2021年就開始了智算網絡的建設,并推出首個全國一體化計算服務平臺。據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該平臺已接入全國眾多計算中心,聚合算力、存儲、網絡等系列資源,形成從端到端全棧算力生產,到應用支持服務的統一平臺,為全國用戶提供算力服務。

      而在算力產業的“火爆”之下,一些傳統行業也“跨界”入局,布局算力調度的相關產品。以東方材料為例,作為傳統制造業中的翹楚,東方材料今年8月成立了全資子公司東方超算,于今年9月26日,發布了“東方超算全國一體化超級算力調度平臺”,并聯合全國首批13家數據中心共同打造了“全國一體化超級算力集群”。將以算網協同為基礎,整合海量算力資源,構建場景、業務與算力的智能通道,幫助用戶高效地獲取、管理和利用算力,為各種計算任務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

      可以說,各方看到算力調度的前景和重要性,開始加速以各參與企業為中心進行算力網絡建設,這將構建全國”算力一張網“的基礎,但同時也面臨由于市場因素無法達成完全協同的客觀現實。

      中國算力網絡建設正步入快車道,這需要政策引導以及企業積極布局,缺一不可。從全局看,構建全國“算力一張網”,大致可以分為三個建設階段:第一階段,拉通“算”“網”,實現“網能調算,算能拉網”;第二階段,搭建算網大腦,實現統一管理、統一調度;第三階段,達到完全的“算網融合”,最終實現“算”“網”從協議和架構層面全面的融會貫通。

      最終,算力調度將從現階段的各個調度平臺“各自為戰”,進化為實現異構、多元算力的完全統一、融合,并將步入“算力即服務”的時代。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 | 張申宇)

      產品中心
      專用網絡服務 信息安全管理服務 云計算服務 云數據中心 互聯網服務 管理服務
      解決方案
      汽車 金融 零售連鎖 制造 房地產 大健康 其他
      技術與服務
      咨詢服務 客戶服務
      資料中心
      視頻中心 產品單頁 最新優惠 白皮書 成功案例
      關于我們
      我們公司 合作伙伴 新聞中心 認證及獎項 職位招聘
      聯系我們

      咨詢熱線4006517550

      聯系我們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需要幫忙?聯絡中企通信機器人
      瀏覽器支持:IE11、Firefox、Chrome和Safari 的最新版本
      條款及細則
      歡迎來到中企通信。閣下與中企通信機器人的對話內容可能會被記錄,以作培訓、質量監控和糾紛處理之用。如閣下點擊「繼續」并使用中企通信聊天機器人,即表示閣下接受并同意受本公司之私隱政策約束,并同意本站使用Cookies。詳情請參閱Cookie政策私隱政策。
      繼續
      日韩AV天堂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