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DC圈報道
疫情引發的改變不會是短期、現象級的,而將是長期、變革式的,其中既包括遠程辦公這種外在表現,更包括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這樣的內在改變。
2020年已到歲末,疫情影響仍在全球持續。比爾·蓋茨在近日接受采訪就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將從根本上改變商業及工作方式,例如“遠程工作成為常態,辦公空間重新規劃”。在科技界,這一改變已經顯現:Twitter宣布工作性質允許的員工可永久在家辦公;Square Enix自本月起實施永久遠程居家工作方案;富士通公布永久居家辦公計劃,在日本縮減一半辦公空間,在中國將遠程辦公與傳統辦公相結合……
“新常態、新方式、新價值”。富士通這家擁有85年歷史的IT公司的舉動則足以說明,在全球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遠程辦公已成必然趨勢。然而,看似簡單的遠程辦公背后,需要兩大基礎支撐——公司IT系統架構和網絡架構建設完善,并做相應調整,這些均非一朝一夕之功,正如陸游所說—— “工夫在詩(遠程)外”。
那么,計劃將遠程辦公與傳統辦公相結合的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通(中國)”),做了怎樣的預先準備?這些工夫又是如何幫助富士通(中國)進行遠程辦公的?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近日對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網絡信息部副部長鄧軼進行了采訪。
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網絡信息部副部長鄧軼
遠程辦公基石——可靠的IT架構
對于富士通(中國)在內的大部分中國企業來說,早在年初就已實施過遠程辦公,當時看見市場上很多企業正常業務中斷,只能緊急轉移至線上,由于倉促間無法完善IT建設支撐業務需求,部分企業遭受極大損失,反觀富士通(中國)在疫情大考中則表現優異。鄧軼指出,這首先得益于富士通(中國)極具前瞻性的IT基礎架構。
作為全球第四大IT服務商、日本第一大IT廠商,富士通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的中日海底光纜導入,1995年,富士通(中國)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于起步早于國內絕大部分IT企業,富士通(中國)可以說完整地見證和參與了國內企業信息化、IT建設的發展歷程。從事企業IT管理工作16年以上的鄧軼,結合中國企業IT架構發展史,首先向記者介紹了富士通的IT架構發展歷程:
建設初始階段。2000年前,國內Internet基礎架構幾近于無,軟硬件和通訊價格高昂,且企業對IT的認知度不強,因此對大多數企業來說,信息化建設更近似于附加功能的存在。
業務支撐階段。2000 年左右,國內企業對網絡應用的投入爆發式增長,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后,國內企業的信息化建設轉為理性投入,企業開始普遍引入郵件平臺、門戶、OA、ERP等系統,IT基礎逐漸成為必須存在的業務支撐部分。該階段,富士通在中國的眾多子公司為了支撐各自業務需要,獨自建設了自用的IT設施和功能,僅為業務聯系需要建立一定程度的互聯,整體IT架構為低耦合狀態。
規范建立階段。隨著IT建設水平和重視程度的提升,國內企業的IT基礎架構和管理架構從分散走向集中。這一階段,富士通(中國)推動了企業網絡一體化、共通關鍵業務系統整合、域名和門戶網站統一、信息安全策略統一等措施,實現了各公司資源集約和優化,統一規則建立、效率提高和成本降低、企業形象規范等目標。從疫情期間遠程辦公的表現來看,這一階段意義重大。
業務推動階段。過去,IT部門一直被認為是企業的成本部門,近年來,提速降費為信息化應用提供了土壤,互聯網企業的成功則刺激了傳統企業IT認知的轉變,國內企業IT建設逐漸由業務支撐拓展到業務驅動層面。富士通(中國)也已將推動業務作為當前的主要目標,譬如利用技術手段為各公司多樣的業務發展需求建立條件,或將企業內部成功案例產品化,拓展業務面等。
鄧軼表示,疫情期間的表現證明,數字化背景下IT部門正在發揮愈來愈重要的作用,富士通(中國)網絡信息部也正以實際行動擺脫成本部門的固化形象,致力于成為企業發展的有力引擎。
一站式ICT服務——不止于網
即使有了完備的IT架構,少了合適的網絡接入,遠程辦公仍無法成行,君不見疫情期間,多少企業遠程會議卡成PPT、公司系統卡宕機;君不見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在這頭用公網,系統在那頭僅限內網訪問。
這一點上,富士通(中國)是如何解決的?鄧軼表示,公司前瞻性的網絡架構,以及合作伙伴中企通信,均在此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富士通中國地區初步完成整個區域的網絡基礎架構整合后,在運行過程中出現了成本及效率兩大問題,亟待解決:
首先,成本不均衡。由于歷史因素,富士通中國區的基礎架構在當時分散于幾家中資和日資合作伙伴中,使得不同區域價格差異較大,一些跨國通訊線路成本遠高于國內網絡成本,限制了各公司對海外業務的拓展。
其次,效率問題。不同合作伙伴有不同的服務規范、對接方式、響應時間,一旦發生故障,有的服務恢復快,有的服務恢復慢,多方配合工作時這種差異會極大地影響效率,進而使業務受損。
經過一番慎重選型,最終中企通信憑借獨特的資源優勢、更低的成本、以客為尊的服務,贏得了富士通(中國)的青睞。
據中企通信銷售總經理高力衡介紹,雙方合作內容包括:中國地區企業MPLS專用網絡、數據中心、跨區通訊線路。在這三個領域,中企通信擁有覆蓋全國的MPLS 專用網絡,云網融合數據中心以及聯合合作伙伴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網絡資源、30+座數據中心資源。正是獨特的資源優勢使得中企通信有別于其他服務商,可以為像富士通(中國)這樣的國際企業提供涵蓋專用網絡、數據中心、信息安全管理和云計算的一站式ICT服務。
中企通信銷售總經理 高力衡
經過一年半的實施,最終富士通(中國)將原本租用的第三方數據中心遷移至中企通信數據中心,國內各公司原有網絡重組后遷移至中企通信MPLS網絡中,又與日本側協商重新計算需求和設計冗余拓撲,將各海外國際路線遷移到由中企通信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使用不同海纜建設的高可靠性國際線路。
項目實施完成后,富士通(中國)原本在效率和成本上的困擾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改善。中國地區IT基礎平臺實現了一元化管理,中企通信提供的統一的管理平臺、管理方法和服務接口,大大提高了效率,簡化了管理成本。公司帶寬的相對成本下降,帶寬成倍增加,與日本一側實現了大帶寬的鏈接,曾經受限于寬帶質量的用戶視頻互動等海外業務功能均已實現。
中企通信提供的7X24小時運維服務,更讓鄧軼在采訪中贊不絕口,認為這幫助IT部門從無休止的基礎架構故障中脫離,集中精力用于企業業務拓展。他指出,作為甲方企業很難實現員工7X24小時工作狀態,此前一旦深夜發生網絡故障,往往需要第二天上班后主動聯系服務提供商才能解決,導致故障處理時間長,影響業務連續性。而中企通信采用的7X24小時主動服務模式,一旦監測到非甲方必須介入的故障,立即進行主動處理,往往深夜發生的故障第二天上班時已恢復正常,保證了業務持續性,全程客戶無感知。
IT實力保障 遠程辦公“不掉鏈子”
前文介紹了富士通(中國)遠程辦公的兩大基礎如何煉成,那么它們在疫情期間的效果究竟如何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與當前富士通計劃的逐漸實現遠程辦公與傳統辦公結合不同,2020年春由于疫情突然爆發,各企業在毫無防備情況下,被要求極短時間內實現遠程辦公,困難重重。以富士通(中國)為例,當時全體員工的工作環境由企業內網突然變更為外部網絡,企業網絡流量成倍上漲,拓撲中的數據流量大部分形成逆流,遠程接入的需求量達到日常均值的20倍、設計容量的10倍,可以說對IT支持形成極大沖擊。
即便如此,富士通(中國)的網絡信息部門依然表現優秀。鄧軼回憶道,疫情剛爆發后的正月初二,他們根據局勢判斷正常復工將受到影響,第一時間采取了一系列保障遠程辦公的措施:與合作伙伴們聯絡,盡最大努力強化遠程接入能力;對骨干網絡帶寬升級以支撐遠程接入;制定特殊時期行為規范,引導集團員工分時使用資源,避免擁堵;基于員工利用公共網絡接入的情況,調整部分信息安全策略。
這一過程中,中企通信作為合作伙伴,起到了極大的幫助作用。接到富士通(中國)需求后,迅速提供了包括免費帶寬升級、數據中心設備升級申請、額外的遠程接入能力等輔助方案。最終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富士通網絡信息部門在全員遠程辦公開始前,就完成了相應IT系統的升級,幫助富士通保證了業務的持續性。
疫情仍在全球持續,一系列現象已經說明,由疫情引發的改變不會是短期、現象級的,而將是長期、變革式的,其中既包括遠程辦公這種外在表現,更包括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創新這樣的內在改變。
為此,富士通集團已做好準備,除推出永久居家辦公計劃外,還提出了關鍵業務上云的全球戰略。富士通(中國)也在此之上考慮進一步加強遠程接入方式、遠程桌面系統的大規模應用、小企業IT設施集中服務提供、相應的網絡基礎架構變更等。
相信富士通(中國)與中企通信未來將 “shaping tomorrow with you”(與您攜手創意未來),中企通信也將在“后疫情時代”的居家辦公趨勢中,憑借獨特優勢成為更多企業的合作伙伴。
咨詢熱線4006517550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