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報道
出海企業的數字化系統建立,現在要牽涉更多運營模式的重構。同時,企業海外業務數字化系統的安全、合規性,迎來了更高要求;
中企通信詹東東表示,未來大模型將會從原來的通用能力,往更加專用的應用做深度拓展,越來越融入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和研發,甚至是在前端和后端的協同過程當中。
在AI等信息技術頻繁迭代的浪潮下,那些選擇將業務延伸向海外的企業,其數字化業務系統的變革——相比在國內市場,要更加深刻,同時業務部署也在面臨全新的數字轉型挑戰。
在日前閉幕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期間,在服務“一帶一路”沿線等區域中國企業數字化系統建設、運營模式轉變以及數據安全維護等方面,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中企通信”),其數據科學與創新總監詹東東在財聯社直播間接受了《科創板日報》的專訪。
詹東東告訴記者,他們過去在為企業做“一帶一路”沿線等區域的信息化業務系統布局時,數字化以及業務的變革讓他們深刻親歷了兩個變化明顯的階段。
首先,在做業務和信息化系統連接的過程當中,需要做更加徹底的數字化轉型,“它不再是此前信息化的簡單累加,而是有機的整合”。
詹東東舉例稱,在不同的區域當中,企業如何把信息化的業務和生產進行有機結合,從而讓供應鏈更具韌性,從而及時地監控到供應鏈的每一個變化,并進行跟蹤及調整,做更好的資源布局,這跟在過去所做的信息化的簡單累加,是完全不同的。
其次,出海企業的數字化系統建立,要牽涉更多運營模式的重構?!拔覀冊谌蚧?、在‘一帶一路’的布局過程中,企業的運營模式調整將會涉及人、物以及業務對象、業務屬性、業務邏輯和規則的重構?!闭矕|東表示,“包括去中心化,以及考慮如何做人員和分支機構的集團式業務連接和改善,這些都使得企業需要在一個全球化的平臺上面,構建新型的數字化操作系統?!?
第三,企業海外業務數字化系統的安全、合規性迎來了更高要求。數據安全、個人隱私,以及不同國家或地區的法律法規,這些對于信息化系統以及數據傳輸都會有所要求,并且“不斷地在做更高的合規要求”。詹東東告訴記者,他們觀察到,像在歐洲、東南亞及其他地區,合規的要求都在持續構建和完善過程當中,但另一面,信息化系統受到的來自全球的攻擊和挑戰,也會越來越大,信息安全需求日益提升。
最后,詹東東表示,人工智能這樣的新興技術,也需要在“一帶一路”的布局過程中,不斷加載于企業客戶的信息化業務方案中。比如說生產過程優化、質量監測和優化,以及生態和資源的重構,都開始以人工智能及其他新興技術進行部署和實施。
目前中企通信是中信集團下新消費業務板塊的重要成員企業,據介紹,該公司成立是在國家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背景下,整合集團內部信息化方案業務而來。
詹東東表示,中企通信及其母公司中信國際電訊CPC作為全球智能化ICT領域中的核心服務提供商,覆蓋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布置21座云平臺,三座全天候安全運營中心,配合超過160+網絡據點,正利用信息化的能力,包括云計算、網絡連接、信息安全和智能化的賦能,來幫助企業做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升級轉型。
今年人工智能技術迎來新發展,詹東東關注到,業內有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伙伴合作,共同來構建整個行業的專用大模型,甚至是企業專屬的大模型。小規模大模型或大模型輕量化,成為人工智能產業一大趨勢。中企通信也在為制造業及多個產業,基于其云、網、智、安的一體化平臺,“為企業構建專屬的大模型”,并透過 ‘小模型’場景及智能應用,加速模型構建和迭代,把專屬大模型服務微調優化、幫助企業快速落地使用”。
談及大模型對未來企業業務的深遠影響,詹東東認為,未來大模型將會從原來的通用能力,往更加專用的應用做深度拓展,越來越融入到企業的生產、運營和研發,甚至是在前端和后端的協同過程當中。其次,大模型結論的可解釋性,以及更多的專有化、專屬化能力,也將幫助企業的決策層、生產管理層,去判斷是否需要調整發展策略或業務部署。
除了大模型,詹東東今年也在關注元宇宙多人協作平臺、數字孿生技術等技術場景對企業出海業務的持續賦能。
更高的網絡連接速率、更大的算力及算效等支撐技術的實現,讓大模型、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數字人、虛擬人等新興技術的出現跟應用越來越多。詹東東說,他這次在WAIC會場就看到很多企業在積極擁抱并實際運用這些技術。
不過目前企業許多嘗試性的創新應用,呈現的是一個散點式狀態。詹東東說,他們現在就是要幫助企業客戶往集成式、平臺式的方向去做,“構建工程化、規?;慕桓丁?。
不僅如此,企業在使用這些技術的過程當中,也會更多強調技術的可組合、可封裝性?!拔覀儠堰@些技術和能力,變成類似于積木,企業根據業務變化,調整成符合布局的要求,然后為企業的業務所使用?!闭矕|東如是稱。
關于財聯社
財聯社是國內領先的財經新媒體和新型金融信息服務商,由上海報業集團主管主辦。通過原創財經資訊和創新金融科技工具,財聯社著力為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投資者等市場參與者提供有價值的金融信息服務,進一步向資本市場服務延伸。
文章來源:財聯社
科創板日報記者:郭輝
責編:萬靜波
咨詢熱線4006517550
ICP經營許可證編號:合字B1.B2-20120003 |京ICP備05052112號-1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6547號
版權所有中企網絡通信技術有限公司